fbpx Skip to main content
  1. 首頁
  2. >
  3. 主題
  4. >
  5. 地球佛國特別報導
  6. >
  7. 修進禪,讓正能量為每位教師的心靈充電補給
地球佛國特別報導

修進禪,讓正能量為每位教師的心靈充電補給

By 2025 年 1 月 13 日No Comments
地球佛國特別報導

教育是百年樹人大計,辛勞的教師也需要「充電」,恢復身心能量。世界領袖教育和平基金會(下稱領袖會),長期策劃培育各界人才及提升身心靈的活動,去(2024)年12月,領袖會下設教師聯誼會所屬的雙語教學研發部,與台北市文山禪修會館合作,為辛勞的教師舉辦了一場禪的體驗活動,讓他們在繁忙的教學生活中,找回心靈的寧靜,身心自然、自在。

該活動由雙語教學研發部負責人、台北市武功國小教務主任許雅臻發起,教師聯誼會長黃立雲老師也全力支持。目前任教於北一女中的黃立雲,是此次活動講師之一,另外還有兩位講師,分別是任教於台北市天母國中的蔣珮珊及台北市長安國小的曾婉榕。

她們3人都是以教育為志業的講師,從學生時期就追隨禪宗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修行,除了將禪的力量融入生活,也將正能量帶進教育,不但學生學習更能專注,有情緒障礙的孩子更是直接受益;更重要的是,這種祥和之氣還從學校帶進了每個家庭之中。

當天活動回響熱烈,許多有緣人不約而同都表示身心放鬆、心情愉快、很舒壓…,而且願意進一步入門禪修,不少人還預約報名了悟覺妙天師父親傳佛性的傳法課程,也有人因而報名禪修會館「印心佛法根本大法」基礎班。

黃立雲:禪與科學互融 體驗物我合一
北一女中教師 目前在台北市文山禪修會館共修

黃立雲是1995年就讀清華大學物理系4年級時入門禪修,後來畢業於中央大學天文所碩士班。從小就對天文科學深感興趣的她,入門禪修後,驚喜發現,原來禪和自己學習的科學教育系統十分相融,毫無牴觸。

「禪非常符合自然界的運作法則!」黃立雲說,從歷史長流來看,所有生命,包含人類,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身上的血液循環、消化、神經,以及大腦的認知處理系統等,都是自然演化而來。從入門禪修開始,她就認為,相對於西方盛行探究物質的科技,禪的精神是大自然、大自在、大自由,而人類自古就追求與大自然合一,更是要接近禪的本源。

黃立雲認為,禪是人類的共同資產,科技研究成果亦然。任何卓絕的創意發明,或超過千年以上的精神傳承,都不是專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禪也是如此。禪是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將佛心印傳給禪宗初祖摩訶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尊者再傳給二祖阿難尊者,在印度遞傳至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祖師,祖師遵照其師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指示,東來中國傳佛心印,就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如今傳到第八十五代宗師悟覺妙天禪師。

當天活動中,黃立雲帶領大家從印心禪法的腹式呼吸開始練習,透過悟覺妙天師父所傳的腹式呼吸啟動內在能量,感受身體的放鬆和心理的寧靜祥和。研究顯示,生氣的人,細胞都是黑色的,充滿負能量;情緒不穩定的人,不僅會讓周遭的人連帶緊張,自己的細胞也處於不安之中。所以,保持歡喜心、保持自我內在和諧,讓周圍充滿祥和氣息,這是每個人可以做到的,也可說是世界和平的起點。

蔣珮珊:全家修禪 親情流露便是禪
台北市天母國中教師 目前在天母佛國精舍共修

蔣珮珊是3個孩子的媽媽,也曾擔任6屆國中班導師。她發現,禪修讓自己的慈悲心和平等心都提升了,遇到容易跟老師頂嘴的學生,也更有能力轉化對方的心。她告訴自己,這一世是來廣結善緣的,所以她願意用更多的愛,去關心挑戰她的學生,讓學生找不到任何理由再出言不遜。

與犯錯的學生溝通時,蔣珮珊有兩個秘訣:一是用眼睛看著學生的眼睛,心對著他的心,禪心脈輪對著他的禪心脈輪,並由衷發出祝福,希望對方越來越好,因為心念的傳達比言語更快,對方的心靈收到以後,再耐心與之溝通,就比較容易成功。第二個要訣是,如果快發生爭執時,先以腹式呼吸冷靜下來,在心中恭請諸佛菩薩幫忙,就可以順利溝通。

此次體驗禪中,她也分享自己與先生帶孩子到天母佛國精舍參加喜樂家庭禪的快樂經驗。她說,以前和孩子沒有共通話題,3個孩子年齡不同,難得可以同時參加課程。她很感謝地球佛國大家庭規劃的「喜樂家庭禪」系列活動,讓他們可以全家一起上課,家人間多了許多互動和聊天話題,下課回家還會開心分享心得,例如誰感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誰見證到氣、電、甚至看到佛光等殊勝見證。

回憶初入門禪修時,蔣珮珊說,她曾面臨許多挫折和考驗,期間還經歷結婚、生子,現在她感覺命運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有能力幫助別人。以前脾氣比較暴躁,情緒起伏大,禪修以後,她發現只要前一晚到精舍共修,隔天學生看到她都會說:「老師今天好慈祥喔!」屢試不爽。「以前一週到精舍共修1次,現在一週去4次,現在我看起來應該天天都很慈祥了。」蔣珮珊笑著說。

曾婉榕:情緒障礙孩子修禪學會冷靜
台北市長安國小教師 目前在新北市中和禪修會館共修

曾婉榕雖然擔任老師的資歷不長,但對教導孩子充滿熱情。對她來說,教學最大的挑戰是,教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簡稱ADHD)的孩子。這類孩子的特質是好動、無法靜心、缺乏專注力、做事不考慮後果等,有時還會出現不符年紀的行為,像是不擅長收拾物品、情緒容易失控、容易與人衝突等。

面對班上有ADHD孩子的情況,曾婉榕坦言,最初確實感到心累,但她想到悟覺妙天師父一直都教導大家,禪就是「超越自己,成就他人」,以及「一心生萬法」,所以她就轉念先靜下心,感受孩子的需求,希望能想出辦法幫助他。

在徵得ADHD孩子的父母同意後,曾婉榕採用悟覺妙天師父的方法來教導他,一週一次,利用午休的15分鐘,帶他練習腹式呼吸和禪定靜心,幫助他清淨身心。同時,她也透過這個機會與孩子對話,告訴他,這樣的呼吸練習可以讓自己冷靜,比較不會和同學發生衝突,人緣會更好。

曾婉榕認為,孩子很單純,當她認真用心和孩子溝通,他也願意試試看,經過一學期的練習,有一次孩子的媽媽開心地打電話向曾婉榕表達謝意,媽媽說,前一天快和孩子吵起來時,孩子竟對媽媽說,他要先回房去練習腹式呼吸,讓自己冷靜一下,媽媽覺得非常驚喜,沒想到老師每週花一點時間帶孩子練習禪坐,竟有如此效果,改善了他們母子間的衝突。曾婉榕說,這都要感謝悟覺妙天師父所傳的法。

聽完3位講師的精彩分享,活動主持人許雅臻說,老師的工作要面對家長、學生和同事,影響層面極大。如果老師透過禪修,讓自己的心更安定光明,就能像太陽一樣,散發光與熱,照亮身邊更多的人。

社青團教師聯誼會雙語教學研發部發起串聯全台教師的社群「好師成雙」,作為老師的交流平台,這次策劃教師體驗禪,就是希望除了增進教師的教學能力,還能更進一步廣結善緣,透過講師的親身經驗,分享他們如何將禪的精神運用在教育。希望未來有更多老師,可以將禪的力量帶到教育之中,造福更多人。

文/陳羿緻

圖文摘錄自禪天下《禪的力量 讓教育旅程充滿愛與能量》,閱讀全文,歡迎訂閱《禪天下數位電子雜誌

相 關 推 薦